《市场营销观念的50年变迁》
2009-08-28
查看详情
发布时间 :2009-07-06 点击次数 :2935
本报刚刚完成的《你正在为什么而奋斗》调查显示
,“车子和房子”以 53.5%的获选率列首位
,“人更平等
,社会更和谐”
、“帮助弱势群体”
、“国家更富强”也是数百上千青年的奋斗目标之一
《奋斗》火了
,同事们的密集讨论
,让“北漂青年”王悠一边嚷嚷着“没闲工夫看”
,一边用周末两天把32集从头看到尾——他已经很久没有对一部电视剧这么入迷了
。
不过
,并非所有人都像王悠一样喜欢这部励志电视剧
。 在很多人眼里
,它只是一部远离生活的肥皂剧
,是一个供人幻想
、意淫的童话
。抛开电视剧
,“奋斗”这个词确实是目前不少青年状态的关键词。上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联合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
,9488名填答者中
,84.3%的人确认自己“正在奋斗”
。“这部电视剧其实离我们很远
,不过却让我思考
:我在奋斗吗
,我在为什么奋斗
。”王悠告诉笔者
。“你到底为啥在奋斗
?”连着几天
,他在朋友圈中逮谁问谁
。有人说
:“我为了孝顺父母
。”有人说
:“为了生活
。”“可生活不需要太多钱啊
?”王悠会继续追问
。有人则说
:“生活除了吃的
,最大的享受在于跟爱人在一起
,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
本次调查发现
,年轻人的奋斗目标正变得愈加多元化
,在“你正在为什么而奋斗”的问题中
,16个选项无一落空
,“车子和房子”这一现实选项
,以53.5%的选票列在首位
;“人更平等
,社会更和谐”
、“帮助弱势群体”也是数百上千青年的奋斗目标之一
。
84.3%的人确认自己“正在奋斗”
“其实每个人都在奋斗啊”
,一直自嘲“早已堕落”的王悠最近猛然“觉悟”改口了
,“其实我心中有太多的理想
,只是有时候觉得自己实力不行
,不好意思说而已
。”
“你说
,我不想奋斗
,来北京干吗
?”刚刚毕业时
,王悠在南京一家小公司有着稳定的岗位,靠家近
,基本不用加班
,平时节假日还有补贴
,只是“每天都无所事事
,天天想着下班
,对着屏幕发呆”
。在QQ群里听着原来的同学说自己升职了
,或者换了一个更好的工作
,他就开始反省自己
,“想着未来的某一天
,当年一起弹吉他的兄弟可能就突然把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
今年2月
,王悠背着父母辞了职
,带着工作半年多攒下的不多积蓄来到了北京
。这一刻
,他的奋斗目标也从“进京”变成了“找一个好工作”
。“对于大部分在北京漂的人来讲
,工作和专业
、理想都关系不大
,它只是饭碗
,当然
,它也是前进的基石
。”
“其实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
,缺什么就为什么奋斗吧
。”王悠说。没钱的为钱拼命
,没学位的为学位努力
,没有爱情的为爱情而奋斗……那些啥都有了的人则会嚷嚷“没有挑战的事情
,不值得去追求
!”
事实是
,永远有下一个目标让你心动
。这边
,“80后财富新贵”呼啦浮出水面;那边
,“富二代”公子小姐悄然登场
。成功不再遥不可及
,一个个有名有姓活生生的例子
,让你想躲都难
。
“这个时代给了青年人无数的榜样
,也给了他们无尽的动力
。每个人都开始了自我价值的思考
。”有参与调查者说
。
本次调查显示
,84.3%的人确认自己“正在奋斗”
。
调查同时显示
,人们眼中的奋斗目标排得比较靠前的是“房子和车子(53.5%)”
、“更理想的生活(44.0%)”
、“成为有钱人(43.7%)”
、“找个好工作(23.9%)”这些贴近自我的现实目标
。
与此同时
,还有1268名青年把“人更平等,社会更和谐”
、763人把“帮助弱势群体”
、715名青年把“国家更富强”明确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
。
“追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是一个时代进步
,从这里出发
,所有目标都不再虚无缥缈了
。”调查中有人留言
。
“到了我们这一代
,什么东西都是贵的”
对工作已经7年的徐涛来说
,生活依然是“压力大于动力”
,2500元左右的月薪让他每个月都捉襟见肘
,个人存款至今还是负三百——上上个月给老爸买一部手机刷的1700元到现在还没有还清
。
“到了我们这一代
,什么东西都是贵的
。”徐涛说
。调查中
,69.7%的网友自认和父辈在同样年纪的时候相比
,压力更大
。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
,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
,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
,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我们钱挣得刚多一点的时候
,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这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虽然不无偏颇
,却很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代青年面临的尴尬
。
“生活的强大压力正在吞噬着他们
。他们很多人有着还算不错的工作
、收入
,但高不可攀的房价
、不断上涨的物价
、结婚生子的压力等
,都让他们感到郁闷和劳累。”有人这样评论“80后”青年
。
“现在每月800元的工作也有一帮人去抢”
,就像电视剧里面说的
,现实让他们迷茫
。1986年出生的李彦甜
,今年暑假刚在网上看完《奋斗》这部“大学毕业生的故事”
,就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求职大军
。
无论是实践经历
、综合素质甚至外貌条件
,李彦甜都称得上是同学中的佼佼者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
,她在学校BBS上的Job版频频发帖求助
,引得众人大跌眼镜
。
“最初
,还想拿中国移动保底
,去争取宝洁
,然后专心去学日语
。”在中国移动有过出色实习经历的李彦甜对被移动录用自信满满
,而去年申请过宝洁实习生的经历也让他感到胜利不那么遥远
。
“可是
,就在同一天被告知宝洁那边挂掉了
,中国移动的录取名单上也没有我
。”一个是最向往的
,一个是最有把握的
,都成泡影了
,李彦甜在瞬间遭受了双重打击
。
“奋斗是什么
,奋斗也许就是要吃苦
,但吃苦却不见得就能成功
。”李彦甜没有被击倒
,她甚至觉得
,父辈的压力更大
,“他们那代人,挣扎都没有出处
。”调查中
,13.8%的人与李彦甜持同样观点
,16.5%的受访者认为两代人的压力差不多
。
“父母那一代的环境和机遇与我们这一代完全不同
,虽然我们竞争压力大
,但是社会给与的机遇其实更多了
。”一位参与调查的网友这样说
。
梦想不灭
“有压力才有动力
。”这是徐涛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调查中
,尽管高达69.7%的青年人认为“自己压力比父辈更大”,71.9%的青年依然确认
,自己的梦想还在
。 工作五年
,徐涛经历了13个工作
,最开始的两年就换了12个
。“这3年没换地儿
,得稳定下来了
。”徐涛最喜欢胡适
,“‘我的朋友胡适’也说
,‘小伙子们
,你们应该自己先有个可以生活的技能’
。”“觉得实力不够
,得慢慢积累
。”徐涛说
,“随着对现实更清楚的认识
,以后也许还会变
。”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了
,奋斗的目标会更脚踏实地
。”李彦甜没有被拒绝击溃
,没两天
,发着高烧的她在一家公司面试的当晚来到酒店等候
,“原定面试结束是在晚上10点
,不想最后一名同学出来已是凌晨3点多
,可我是‘霸王面’(不在面试名单上却硬来求见——编者注)啊
,我必须等到最后一刻
。”尽管她等来的是又一份拒绝
。 “努力调整心态
,告诉自己
,以后面试
,你面一个就可以拿下一个
。”李彦甜相信事情的发生总有原因
,一边通过咨询就业指导老师
、在BBS发帖求助分析原因
,一边积极备战
,寻找机会
。“挫折也是一种财富
。”李彦甜说,“这一系列出乎意料的打击
,反而给我带来了很多东西
,比如一夜之间长大了
,比如变坚强了
,比如体会到与同学并肩战斗一起成长的感觉了
。”
现在的工作待遇丰厚
,舒服闲适
,蔡蕾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专业理想
。“当年考研仅仅一分之差啊
,我总是想
,才22岁
,就这样安逸地等着‘养老’了
?”犹豫了一年
,蔡蕾终于决定“撤”
。对她来说
,这意味着不仅是放弃了一份好工作
,更是离自己的梦想小小地近了一步
。“那段时间心里挣扎太激烈了
,每每听到《最初的梦想》
,就很想哭
。”正在等待办理辞职手续的蔡蕾
,现在却笑得很开心
:“回家准备2009年的考研
,即使多年后我可能会为今天的辞职感到后悔
,但至少要为梦想奋斗一次
。”蔡蕾说她现在很坚定
,“以前考研时总想着去投几份简历
,现在心态不同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
“我觉得最要紧的
,是要有信心和斗志
,认定的路就努力走下去
,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好
。”蔡蕾说
。
在本次调查中
,71.9%的人确认自己此刻“正为梦想而奋斗”
。